大直災損案如何善後的茁見
(化危機為轉機)
一、工程方面:
1、開挖完成面上2~3m劣質澆置混凝土(用重量抑制地層隆起再發生,同時避免連續壁體持續變位。
2、其餘開挖面範圍回填土或砂質土(避免周邊地層繼續坍塌)
3、受損公共設施儘速復元
4、配合公部門釐清問題及應承擔責任
二、鄰損方面:
1、召開記者說明會,向大眾說明問題發生原因及後續處理方向
2、迅速將受損住戶名單造冊
3、先連繫工區附近旅店,安排房間
4、協調及協助受災戶安置及收拾細軟事宜。
5、開鄰損處置說明及協調會
6、針對受災戶處置部分
✅受災期間安置費用、慰問金
✅受損建築物「行情價收購」或改建協議
7、設立窗口,針對受災戶持續關心與連繫
8、和公部門保持聯繫,隨時回報處置狀況。
三、公關部門持續將最新處置狀況提供給媒體,讓大眾知道建商後續的處理狀況
四、配合公部門進行後續整體的都市更新計畫,並將施工流程公開透明呈現,並迅速將改建後新房子移交給受災戶。
五、考量基泰建設是上市公司,市價購買受災戶的措施應該不是問題,如果能將此次危機處理的好,也許是公司脫胎換骨,博得優質建商好名聲的新契機。

大直鄰損事件的另類省思!
✅目前台灣很多行業,甚至大學都面臨嚴重缺工、缺學生的困擾;建築、土木業正在面臨當中,土木學系、建築學系面臨招收不足額,或是排名一直往下的困擾,直接影響的是進入此行業的畢業生越來越少。
✅目前業界上,除了負責施工的包商,缺師傅外,開發商、營建商的工程人員亦嚴重不足,於是施工品質、設計品質就大打折扣,亦即花最貴的成本,得到一般般的品質,這問題會越來越嚴重,我覺的應該重視。
✅延續上面的問題,每個工地的主任、工程師是否有足夠的經驗?足夠的配置?也都大大影響施工品質及危機處理能力的優劣。
✅所以從業者或許需要改變思維,從以往「求多、求廣」的大步伐,修正為「求精、求穩」的永續腳步,來渡過這次缺工、缺料,營建成本大增的困境。

留言區